浅谈高血压的现代病因病机学说

2024/3/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http://www.znlvye.com/m/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个包括环境和遗传多因素的疾病,诸如应激、摄过多盐、肥胖、高脂饮食,以及有明显的家属遗传倾向等。现代医学对EH机制研究比较深入,ATTICA大规模人群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具有升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者占31%,有较高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者占32%,有升高的白细胞计数者占10%,故认为EH前期状态时即可能开始了炎症进程。研究发现,EH病人白介素?6(IL?6)、TNF?α等炎症因子明显升高,呈高度相关,证实EH是一个低度炎症状态性疾病。

Bautista等通过横断面研究首次明确提出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通过四分位分组分析表明CRP最高组的高血压发生率为58.7%,最低组则为34.7%。经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血糖等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

另一横断面研究证实在未治疗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并发现CRP水平与收缩压及脉压直接相关。另一项引人注目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CRP对发生高血压的预测作用。该项研究对名45岁以上健康女性平均随访7.8年,发现名血压升高,其基线血浆CRP水平高者更易发生高血压,血浆CRP水平五分位分组分析显示,CRP水平最高组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RR)是最低组的2.5倍。

年的一项研究亦证实高血压不但与CRP相关,也与TNF?α及IL?6相关,IL?6和TNF?α可能是导致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IL?6水平明显升高者发展为EH的可能性为正常对照组的2倍以上。有文献报道,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控制年龄以及其他心脏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收缩压、脉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升高与细胞间黏附分子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提示血压与炎症标志物之间有相关关系存在,这种亚临床炎症状态越显著血压数值将越高。

hs?CRP是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周淑娴等报道,随着血压水平升高,TNF?α、血清hs?CRP、IL?6等炎性因子水平逐渐升高。在未经治疗的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女性高血压人群中,去除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后,CRP水平较正常上界3.5mg/L有明显升高。Bogdanski等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NF?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且随高血压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

近年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形成,不仅是血流动力学的异常那么简单,与心脏血管的内分泌调节有密切关系。美国医学家依纳米研究表明,心脏可以根据人体的需要而控制其他器官的血量调整、松弛血管和影响血压。目前,证明心脏不仅是动力射血器官和神经?体液作用的效应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同时也证明血管不仅是血流循环的通道,血管内皮也不单是一种被动性血管上的覆盖物,它也具备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平衡、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机体功能的体液性调节、机体的防御功能等各项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循环系统的功能。

覆盖血管内膜的上皮细胞层受到损伤,使细胞失去正常功能而丧失其屏障作用是血管病变的始动机制。高血压导致的机械性损伤、高血糖或高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导致的代谢性损伤,免疫障碍导致的免疫性损伤、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血浆内有关成分的积集,可使单核细胞及血小板黏附机制被启动,促使内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激活,并使凝血因子、纤溶活性、血液黏稠度改变,同时释放相应的活性物质,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而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可对红细胞的其他功能如通透性、变形性、脆性及酶活性产生影响。

有人对比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与脑梗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MP?)含量均较健康老人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活性的异常增高在二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认为该指标可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情的判定指标。向伟综述载脂蛋白E基因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其64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是其死亡的重要预报因子64等位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分布频率高,可通过促进脑动脉淀粉样血管病变,增加脑出血危险。血apoB水平升高与冠心病、脑梗死密切相关,其基因3’VNTR大等位基因的检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apoB基因为前二者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提供遗传标记。

抗磷脂抗体(aPLs)是循环血清中一组可与阴性磷脂特异性结合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近年来发现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机制是选择性作用于血小板或血管内皮上的磷脂,促进血小板的凝聚,导致血栓形成。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观察还发现,高Hcy血症是产生和诱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机制是它可促使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毒性作用,激活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栓塞。

因此,血液及其生命活性物质的动态平衡、信息转换、能量互动均有赖于心脉本体器官的主宰、转运和调节。根据现代自组织理论,心血管系统作为生命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内分泌效应和本系统的调节转运的这种自组织操作独立性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心脏对本系统及其他生命活动的主宰作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680glass.com/pfbxzl/17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